共济失调是一种慢性、进行性脑部变性之症,发病原因目前尚不明确,多数有家族史,
是目前一种难治病症。共济失调属于常见的神经内科疾病,此病的影响很大,多数患者在确诊之后就要及时对症治疗。以下为百草养元汤加减对症治愈一例:
何某,男,33岁 由其家里人搀扶过来就诊。半年前因感冒而发烧、头痛,经治后缓解,但自此后经常的头晕,渐出现痴呆、动作笨拙、头颤右倾、眼颤偏视、语言不清、肢体乏力、行走不稳。
辩证:肾精不足,肝肾亏虚,髓海空虚,气滞血瘀,虚风内动
处方:黄芪,党参,白术,当归,丹参,熟地,淮山药,牛膝,杜仲,威灵仙,鹿角胶,炙草等(药方不全,阅读患者勿以此方抓药,每位患者病情不同,药方也不同。如有此举,后果自负)
加减:肢萎无力明显加附子、桂枝;肉萎形瘦加黄精、枸杞;肢体颤抖振摇加天麻、钩藤。
共济失调的病因有哪些?
感觉性深感觉向中枢神经系统反映躯体各部位的位置和运动方向。病因有:①周围神经或神经根病;②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、颅底畸形、脊髓病、肿瘤;③脑干血管性疾病如梗塞、出血,多发性硬化、肿瘤;④丘脑顶叶通路或顶叶血管性疾病、肿瘤。
前庭性前庭系统向心传导平衡信息,引起体位、视线调节和空间定位感觉等的平衡反应。病因有:①迷路炎、前庭神经炎、特发性双侧前庭病;②椎-基底动脉狭窄或闭塞;③天幕下肿瘤。
脑性小脑为运动的调节中枢。这些结构的功能又都是在大脑皮层的统一控制下才能完成的。病因有:①遗传性;②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;③血管性如梗死、出血;④炎症性如急性小脑炎、脓肿;⑤中毒如酒、食物、药物、有害气体等;⑥脱髓鞘性;⑦发育不全或不良;⑧遗传性;⑨外伤;⑩钙化;⑾畸形。
额叶性 病变部位在额叶前部,运动失调部位是对侧。病因有:①肿瘤;②炎症;③血管病。
临床以共济运动障碍为主,系筋、骨、肌肉之病。肝主筋、肾主骨、脾主肌肉,故病涉肝、脾、肾三脏。
肾虚骨摇:肾为先天之本,藏精,主骨。多因高年肾气虚衰,或因先天禀赋不足,骨痿而致崎形,肾督阳虚,支撑无力,以致站立时身体前倾或作左右摇晃,而成骨摇之症。且肾生髓通脑,肾虚则脑髓失充,筋骨失荣,脑散动觉之气,无气则肢动失常,甚则痿躄不用 。
阴虚风劫:肾虚为本病之本源,肾精亏乏,则肝阴不足;肝肾阴虚,则筋膜干涩,筋挛而致运动失灵,呈现共济失调之症。阴血不足,虚风内动,其振摇抖动,尤以动作之始末为剧,书写之动作也失之协调,均系肝风之候,且肝失所荣,而可兼有目琉色盲,月经不调等。
脾虚肉痿:肾虚则脾阳失健,脾虚则四肢不用、四肢不收,尤以肢体动作力缓,肌张力减低为其主要表现。故初病之时,以肌肉无力、步态蹒跚为主,并努力使用双上肢协助以维持身体之平稳,以解摇摆不定之势,是为特异之行态。后期脾虚,发为肉痿,且与骨枯而髓减之骨痿并存,遂成痿蹙之症。
不同体质,生活环境,饮食习惯的人共济失调预后也有巨大差异。因此,患有共济失调要积极做好预防工作,如注重人脑体检、普及共济失调知识、避免接触复发因素,保持良好心态,积极锻炼等。